•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概况
  • 沣东院区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患者服务
  • 党的建设
  • 咨询反馈
  • 文化建设
  • 联系我们
  • 医院新闻
  • 医疗动态
  • 特色医疗
  • 护理园地
  • 教学研究
  • 公示公告
  • 人才招聘
  • 健康宣教
  • 温馨服务
  • 视频新闻
  • 医患互动

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日 期:2020-09-11 17:11:26 浏览:(709)

       习近平关于公共安全重要论述的要点

  1公共安全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

  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2、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4年4月16日,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3、群众基础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2014年4月16日,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2公共安全的责任

  1、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2015年8月16日,就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

  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细化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消除隐患。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3、党委和政府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2013年11月25日,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

  4、企业责任

  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中央企业要带好头做表率。各级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依规,严管严抓。

  ——2013年11月25日,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

  3安全同发展的关系

  1、发展和安全并重

  我们要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

  ——2014年3月25日,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2014年4月16日,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2、发展的红线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013年6月7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3、“一票否决制”

  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责任重于泰山。

  ——2013年11月25日,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

  4公共安全的维护

  1、安全是管出来的

  习近平来到岙山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视察。他要求基地严格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问题处置能力。

  ——2015年5月27日,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2014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2、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

  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各地区和各行业领域要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

  ——2013年11月25日,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

  3、安全生产大检查

  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2013年11月25日,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

  4、公共安全法治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公共安全立法、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的要求。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5、公共安全教育

  要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加强安全公益宣传,健全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干预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

  从2013-2016年,专门对安全生产作出了10次重要的指示和批示:

  2013年6月,吉林省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人命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重要指示。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三个监管、三个必须”,就是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2013年11月,针对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露爆炸特别重大事故(63人遇难,156人受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求“全覆盖、零容忍”在全国铺开安全生产大检查。2015年5月25日,河南一老年公寓发生火灾,38人死亡、4人轻伤、2人重伤,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同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习总书记提出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

  2015年8月12日,天津发生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165人遇难、8人失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之后,加上“失职追责”的指示。

  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安全放第一位”,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总书记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5点具体的要求;

  2016年1月4-6日,在重庆调研时,习总书记强调安全工作“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

  十九大,习近平报告中这样提安全生产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 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11月29日下午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清华大学教授薛澜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灾害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一项紧迫任务,长期任务

  习近平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习近平指出,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

  要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

  要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系统梳理和修订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

  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国家综合性救援力量建设,采取与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和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等方式,发挥好各方面力量作用。

  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打造尖刀和拳头力量,按照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序救援的原则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发挥高铁优势构建力量快速输送系统。

  要加强队伍指挥机制建设,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

  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

  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全体指战员提出要求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要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习近平指出,应急管理部门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要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应急救援队伍奉献很多、牺牲很大,各方面要关心支持这支队伍,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概况
Copyright © 2015 XIAN XD GROUP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西电集团医院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9866号